邓雨婷:中国篮球留洋新篇章的开启者
过去的一周,对于邓雨婷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。在结束大一赛季并宣布转校之后,她收到了超过60所NCAA院校的录取通知。最终,她选择了曾三次获得全美冠军的贝勒大学女篮,并成功入选了中国女篮亚洲杯集训的28人大名单。这不是旅外球员首次进入国家队视野,近期,中国男篮最新一期短训营名单中也出现了征战NCAA的王俊杰,以及蔡崇信篮球奖学金学员、目前在美国高中读书的郇斯枫。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篮球留洋叙事正在被改写。
过去,留洋几乎等同于加盟NBA,但近年来,留洋球员的范围正在扩大。据博主“Monkey会尬聊”提供的数据,截至去年9月,旅外的国内青少年球员数量已达61人,其中8名球员效力于NCAA D1球队,还有至少10位美高球员拿到了NCAA D1的录取通知书。对于正处于低谷的中国篮球而言,留洋的意义正在发生转变,它被视为国内专业青训和校园体系之外,篮球人才培养的第三极。
邓雨婷:从适应到爆发
1月17日,邓雨婷迎来了自己的NCAA首秀,虽然得分挂零,但她表示自己对新环境感到失落,因为那里的对抗强度与国内有很大差别。然而,在教练和队友的鼓励下,她逐渐适应了新环境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她参加了12场NCAA D1女篮比赛,场均出场28分钟,贡献11.8分,入选了2025-25赛季SEC赛区最佳新人阵容。
邓雨婷表示,在选择学校时,她的经纪公司GZY Sports已经与学校进行了沟通,并获得了上场时间的承诺。GZY Sports创始人周洋表示,该公司旗下王俊杰、张陈治锋等球员均有旅美经历,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。
适应新环境:学业与训练的平衡
在美国,青少年球员的身份是学生运动员,学生在前,运动员在后。邓雨婷表示,刚到美国时,她需要适应全英文的教学和课程作业,而且达不到绩点要求就无法上场比赛。为了适应新环境,她逐渐学会了主动与老师沟通,争取更多时间,并改掉了午休的习惯。
张兆旭:旅美留学不是适合所有人
前中国男篮国手张兆旭表示,旅美留学需要适应语言环境、调整饮食习惯、接触异国文化等方面的问题,而且需要具备自我驱动的思维方式。他认为,旅美留学并不适合所有人,尤其是当球员满足不了这三点条件时。
蔡崇信篮球奖学金:兼顾打球与教育
蔡崇信篮球奖学金负责人杨坤表示,该奖学金注重学员在美高4年的全面发展,不仅关注篮球技能,还注重培养球员成为更好的人。蔡奖会选择兼具篮球文化和本地化特点的学校,推动球员们主动适应,并与教练和队友多沟通、交朋友。
邓雨婷:梦想与未来
邓雨婷表示,她选择的专业是运动表现,希望能在学业上学到一些真材实料的东西,帮助自己有更好的运动生涯。此外,她希望读满4年,到时候参加WNBA选秀,这是她的梦想。
在这条新的留洋之路上,球员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?他们的成长或挫败,将如何影响新时代留洋路径的成败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